2009-2012年中國巧克力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發布時間:2015-03-09 閱讀次數: 來源: 作者:
目前,中國巧克力市場行業競爭程度較低、競爭產品較少、發展潛力巨大。世界排名前二十位的重量級巧克力企業已經全部進入中國,超市中可見的進口或合資巧克力品牌已多達70多個,進口巧克力品牌的不斷加入加速了中國巧克力市場向國際化競爭演變的進程。2006-2007年中國巧克力食品進口量呈上漲趨勢,2006年中國進口巧克力15547134千克,2007年上升到17432027千克,同比增長12.12%。出口量也在逐年增長,2006年出口巧克力18659013千克,2007年出口巧克力21348669千克,比2006年增長14.41%。
中國巧克力競爭企業分化成三大陣營:第一陣營是以德芙、吉百利、好時、費列羅等為代表的外資品牌,占領了高檔巧克力市場絕大部分份額;第二陣營是以金帝、愷撤威登為代表的合資品牌,主導中檔巧克力市場;第三陣營是以申豐、金絲猴等為代表的本土品牌,占據了低檔巧克力市場的主要份額。進口、合資品牌銷售勢頭強勁、國產品牌表現不佳:無論從高空的品牌傳播、廣告投放還是低端的產品鋪市、市場生動化和銷售促進,無論是市場占有份額還是產品知名度,進口、合資品牌都占據顯著位置,本土品牌除金帝巧克力擠進行業三強,申豐、愷撒威登嶄露頭角外,其他品牌均表現不佳。中國目前巧克力的年消費量在30億元左右,人均巧克力消費大約為每年40-70克,約3.5億美元的市場價值看似巨大,實際上僅占國際市場的0.5%。歐洲年人均消費巧克力7公斤以上,亞洲的韓國、日本平均2公斤,預計未來中國巧克力市場將有每年10-15%的增長率。中國巧克力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本報告詳盡描述了中國巧克力行業運行的環境,重點研究并預測了其下游行業發展以及對巧克力需求變化的長期和短期趨勢。針對當前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了我們對巧克力行業發展的投資及戰略建議。本報告以嚴謹的內容、翔實的數據、直觀的圖表幫助巧克力企業準確把握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和投資策略。我們的主要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國家信息中心、海關總署、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等業內權威專業研究機構以及我中心的實地調研。本報告整合了多家權威機構的數據資源和專家資源,從眾多數據中提煉出了精當、真正有價值的情報,并結合了行業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宏觀與微觀等多個角度進行研究分析,其結論和觀點力求達到前瞻性、實用性和可行性的統一。這是我中心經過市場調查和數據采集后,由專家小組歷時一年時間精心制作而成。它是業內企業、相關投資公司及政府部門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洞悉行業競爭格局、規避經營和投資風險、制定正確競爭和投資戰略決策的重要決策依據之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